全部
当前位置: 教育帮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苏教版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展示课教学实录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展示课教学实录

12-14 15:54:07 | http://www.jiaoyu880.com | 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 | 人气:23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展示课教学实录,栏目:课堂实录大全 ,http://www.jiaoyu880.com 。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人。(图)(板书:宋庆龄)边板书边强调“龄”的写法。
师:周恩来称她为国之瑰宝,二十世纪伟大女性。
师:(图)这是宋庆龄在上海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把一个人曾住过的地方叫——故居。(板书:故居)在庭院前有两棵樟树。(板书:樟树)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课前你们都进行了预习,现在来汇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搬家、稠密、繁衍、瞻仰)生字会读了吗?
师:字音读正确了吗?请学生领读。一起读。
师:哪些字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写错?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繁字的左上边不是一个“每”,而是每字不出钩。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稠”字,因为与树有关,所以是禾字旁。
师:翻开书,在书上描红。要写正确、规范。
师:在这些词中,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生:我知道了繁衍的意思……
师:通过查字典知道的,能给繁衍换个词吗?
生:稠密是多而密的意思。
师:课文中是指什么多而密?
生:树叶。
师:文中瞻仰什么地方?在我们学校还可以瞻仰什么地方?
生:在我们学校还可以瞻仰爱字的大石头。
师:还可以瞻仰斯霞老师。到雨花台瞻仰什么?到天安门瞻仰什么?看让人崇敬的人或物用瞻仰。
三、精读课文。
师:课文哪些小节直接写樟树?
生:4、5小节。
师:读读第4小节,你看到什么样子的樟树?(出示:第4小节)
生:我看到樟树树干很粗,叶子很繁茂。
生:我看到樟树不高。
师:用书上的一个词概括樟树。
生:蓬蓬勃勃。
师:默读课文第4小节,用心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
师:从哪里感受到?
生:我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
师:谁也从枝干感受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评价:你感受到了。)在读书的时候要用心,边读边想。(师范)
师:再请一位读。再推荐一位朗读好的读。男生读。
师:还从哪里感受?
生:我从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
师:还从哪里感受到?
生:我从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感受到。
师:樟树四季常青,再请人来读最后一句。注意红色突出的字。
师:请展开想象,注意老师给的提示:无论是什么还是什么,樟树总是蓬蓬勃勃。
生1:无论是风吹还是日晒,樟树总是蓬蓬勃勃。
生2:无论大雨倾盆还是骄阳似火,樟树总是蓬蓬勃勃。
生3:无论骄阳似火还是滴水成冰,樟树总是蓬蓬勃勃。
师:女生再读最后一句。
师:一年四季樟树要经历多少风雨,我们一起赞美这两棵樟树。齐读第4节。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想记住樟树的样子吗?用什么方法来记?先背什么?
生:先背枝干粗壮,再背树叶,最后背蓬蓬勃勃。
师:(图)按这样的顺序,自由练习背诵,看谁背得快。
检查背诵。分句背,三人连背等。
师:第5小节写樟树的什么?
生1:写樟树的可贵之处,有一种香气。
生2:写樟树不易招虫,因为香气驱虫。
生3:写樟树的香气永久保持。
师:这就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哪几句写樟树的香气永久保持?把它划出来。
生1: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生2: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师:这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师:樟树在什么情况下香气永久保持?
生:枝枯叶落制成家具。
生: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师:樟树枝枯叶落意味着什么?
生:死亡。
师:可香气依然保存。
师:制成家具了,不是棵树了,可香气——依然保存。
师:哪怕变成什么?香气依然保存?
生:哪怕变成木渣子,香气也依然保存。
师:读这句,读出香气的永久保持,可贵之处。(板书:香气永存)
师:这节前几句谁来读?这是写樟树的吗?
生:是的。
师:通过对比,比出樟树的可贵之处。通过朗读,读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师:记住香气永存的樟树,记住关键词会记忆的很快。四人一小组合作背诵。
师:这两棵樟树蓬蓬勃勃,香气永存。宋庆龄很喜欢。读读1—3小节找出宋庆龄喜欢的语句。
师:读第2小节,反映出宋庆龄舍不得。
师:而如今,第6小节——生读。
师:人们为什么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四人一小组传阅。老师也准备了资料,你也可以读一读。
交流:生1:拿着资料读。(师:联系你的资料想想)
生2:宋庆龄创建福利社。(师:人们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生3:宋庆龄的一生与人民连在一起,所以人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赞美。
生4:樟树的品质与宋庆龄的品质一样。
生5:宋庆龄像樟树一样外表柔弱,内心坚强。这是宋庆龄高贵品质的象征。
师:深情朗读老师补充的资料。
师:下课。
 
 
以下我是在听课前搜集到的一些资料。
托物象征法
雷其坤(北京市十一学校高级教师)
托物象征法,是借助具体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的方法。运用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寓意法: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有时,运用象征寓意法并不点明象征意义,要读者自己去领会,如高尔基的《海燕》。要注意的是,用同一事物可表达不同的寓意,相同的寓意也可以用不同的事物来表现。〔例文〕
樟树赞
茹志鹃
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着那房子大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不易发现的。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其奥秘也可能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的。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侯,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特大,不招虫的樟树。
文章用樟树象征宋庆龄的品德和精神,委婉含蓄,“耐咀嚼,有回味”(茅盾)。宋庆龄深爱樟树,她因“舍不得庭前的两棵樟树”而不愿搬家,含蓄地透露出文章的主旨。文章接下来着力表现樟树不招虫的特点。樟树“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这形象与宋庆龄奉献全部心血造福人民的崇高品德何其神似!“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特点与宋庆龄嫉恶如仇、抗凶祛邪的斗争精神如出一辙!树的形象、树的特点,与人的品德、人的精神极为神似,赞树与颂人便完美地融合起来。

[1] [2]  下一页


希望《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展示课教学实录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哦,记得收藏本站。

关键字: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大全   宋庆龄故居 教学 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展示课教学实录的评论

联系方式 | 收藏本站| 教案说课| 试卷课件| 作文大全| 好词好句| 优秀范文| 网站地图| 热门专题

Copyright © www.jiaoyu88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学语文试题,小学数学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高一英语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