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当前位置: 教育帮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03-13 16:38:03 | http://www.jiaoyu880.com | 二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254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栏目: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http://www.jiaoyu880.com 。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数学 第四册 第六单元 85-87页《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让每位学生去商场上任选一种物品调查数据,并填好调查表。
    2.将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准备8个1角硬币,一些苹果, 若干袋盐,实验卡(1)和实验卡(2)。
    3.准备天平,盘称。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
    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糖果,请你们猜一猜它们是一样重,还是哪一袋重一些?
    生1:我认为左边那袋重一些。
    生2:我认为右边那袋重一些。
    生3:我认为它们是一样重的。
    师:谁想上来掂一掂?(找几位学生来掂一掂,一致认为是左边那袋重一些)
    师:刚才大家用眼睛观察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但通过掂一掂大家的意见就统一了。看来比较两件物品的轻与重光靠眼睛是不行的,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那么这袋糖到底有多重呢?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1:用秤来称。
    生2: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
    师:这个方法不错。昨天老师请大家回去任选两件物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你们完成了吗?谁想上来汇报?(找几位学生上来汇报)
    生1:一块香皂100克。
    生2:一支牙膏105克。
    生3:一袋大米25千克。
    生4:一袋洗衣粉1.7千克。
    ……
    师:刚才你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板书: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提出问题。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重量,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你们桌上所摆的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示并简单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生1:在水果店里见过盘秤。
    生2:在超市见过电子秤。
    生3:我在实验室见过天平。
    生4:我在米店见过磅秤。
    生5:我在菜市场见过杆秤。
    生6:我家里有弹簧秤。
    (当学生举例天平时,介绍天平通常用来量比较轻的物体。)
    3.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
    我们先来认识一种常用的秤——盘称。(实物展示)
    (1)观察秤面,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
    在秤面上,指针指向0刻度,下面还有2Kg的字样,Kg就是单位千克,表示如果指针转了一圈,物体的重量是2千克。在一大格的位置标有100g的字样,g就是单位克,表示如果指针指向这,物体的重量是100克。每一大格又分了10小格,那么每一小格表示有多重呢?
    生:10克。
    (2)称秤练习。称出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
    生1:指针过了一大格又八小格,数学课本重180克。
    生2:指针离200克的地方还少了两小格,数学课本重180克。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分别用盘秤称出1千克的盐,并填写好实验卡(1)。
    2.小组汇报填写结果。
    (讨论)为什么每个小组称得的1千克盐都是两袋,而1千克的苹果个数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每袋盐都一样重,每个苹果的重量却不一样。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把两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有多重。
    4.举例。
    师:1千克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1公斤,在你的周围能找到用千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生1:我们的体重。
    师:那你们互相抱一抱吧。(同桌同学互相抱一抱)
    师:你们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
    生2:一桶矿泉水。
    师:一桶矿泉水的重量大约是19千克。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
    师:书、盐可以用盘秤称出它们的重量,那1粒黄豆能用盘秤称出它的重量吗?
    生:能。
    师:试一试吧。
    (学生试后发现很难称出它的重量。)
    师:用什么秤才能称出1粒黄豆的重量呢?
    生(思考):天平。
    师:对,生活中常用天平来称较轻物品的重量,使用的单位是"克"。
    2.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天平称物品前,要先将游码(指着游码)拨回0刻度,再将天平调平衡,也就是使指针指向正中间(演示)。称的时候,刻度朝自己,物品放在左边托盘(取下托盘让学生认识),砝码(出示砝码让学生认识)放在右边托盘。砝码不合适时可以拨动游码,砝码上标了重量,砝码的重量加游码的重量就是物品的重量。
    3.用天平秤出数学课本的重量。
    砝码:100+50+10+10+5=175(克)
    游码:3(克)
    数学课本重:175+3=178(克)
    (讨论)用盘称和天平,哪种称出的重量更准确?
    生:天平。
    4.在天平上演示称1克重量的过程。
    师:1枚2分的硬币重1克。
    5.让学生感受1克的重量。(每人在桌上找到1个2分硬币,把它放在手指上感受它的重量)
    师:说一说你对1克的感觉。
    生:很轻很轻。
    6.举例说一说生活中重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
    生1:一枚图钉。
    生2:一张纸。(随手撕下一张作业本纸,用天平称出重量,发现比1克重,一小张纸的重量才是1克。)
    生3:一枚1角的硬币。(拿出两个不同大小的1角硬币,发现大的那个重量有2克,小的那个才重1克。)
    师:这些都说明1克的重量怎么样?
    生:非常轻。
    7.将10个2分的硬币放在手上,感受10克的重量。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重量单位,大家猜一下多少个1克会是1千克呢?(小组讨论)
    生:1000个克是1千克。
    师:你是怎么猜想出来的?
    生1:我从盘秤的刻度上看出来的。
    生2:我看到一包盐上标的净含量是500克,刚刚又称了一千克的盐有两包,就是500+500=1000克,我就才1千克等于1000克。
    师:满1000克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来表示。
    六.动手实践
    (1)桌面上陈列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并填写实验卡(2)。
    (2)比一比哪个小组猜得最准。
    每组选一名代表,用合适的秤来称出你们组选的物品的准确重量。
    展示表格,评选出估计得最准确的小组。
    七、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李奶奶从市场买了许多东西,用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生1:李奶奶买了500克鱼。
    生2:李奶奶买了1千克苹果,还买了2千克鸡蛋。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李奶奶买的苹果比鸡蛋少多少千克?
    生2:李奶奶买的鸡蛋比鱼重多少千克?
    ……
    (指名回答)
    八、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与质疑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1:我知道了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千克和克作单位。
    生2:我知道了1千克=1000克。
    生3:我知道了比较重的物体常用千克作单位。
    生4:我知道千克比克重。(讨论:他的说法对吗?)
    生5:我会用秤称东西的重量了。
    生6:我认识了一些秤。
    生7:我知道比较轻的物体可以用克作单位。
    (板书学生的回答)
    九、练习
    (课件出示)
    (1)第88页练习十八第1题(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第88页练习十八第2题(写出体重)
    (3)连线
    西瓜 100克
    方便面 5千克
    (4)判断
    ①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
    ②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③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十、思考
    课件出示:一头大象,如果用"克"或"千克"来表示这头大象的重量合适吗?如不合适那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我们以后再学。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表示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比较重的物体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比较轻的物体通常用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
    《克和千克》说课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同时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估测意识。
    设计思路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单位间的进率。
    说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
    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糖果,请你们猜一猜它们是一样重,还是哪一袋重一些?
    (指名回答)
    师:谁想上来掂一掂?(找几位学生来掂一掂,一致认为是左边那袋重一些)
    师:刚才大家用眼睛观察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但通过掂一掂大家的意见就统一了。看来比较两件物品的轻与重光靠眼睛是不行的,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那么这袋糖到底有多重呢?你有办法知道吗?
    (指名回答)
    师:这个方法不错。昨天老师请大家回去任选两件物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你们完成了吗?谁想上来汇报?
    (找几位学生上来汇报)
    师:刚才你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揭示新课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能轻松解决问题,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秤
    1.提出问题。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重量,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你们桌上所摆的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教师课件展示并简单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当学生举例天平时,介绍天平通常用来量比较轻的物体。)
    3.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
    (简单的认识几种秤,学会使用盘称,为后面秤物体的重量做准备。学生课前做好了调查,不难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常用的秤,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分别用盘秤称出1千克的盐,并填写好实验卡(1)。
    2.小组汇报填写结果。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举例。
    (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公斤,学生接触得比克要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千克的认识安排在克的认识之前。用盘称秤出重1千克的物品,既有了感受重量时所需要的重量,又使学生练习使用盘称,同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兴趣极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通过秤一秤、掂一掂和举例,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建立千克的概念。)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
    书、盐可以用盘秤称出它们的重量,那1粒黄豆能用盘秤称出它的重量吗?
    2.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3.用天平秤出数学课本的重量。
    4.在天平上演示称1克重量的过程。
    5.让学生感受1克的重量。
    6.举例说一说生活中重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
    7.将10个2分的硬币放在手上,感受10克的重量。
    (建立千克的概念时,学生已经知道用秤称物品的重量,用称一粒黄豆的重量引出问题:不同的物品选择合适的秤。简单的认识天平及其使用方法,并用天平称出1克的物体,建立克的概念。通过感受1千克的重量和举例生活中1克的物品,使学生感受到1克非常轻,再感受10克的重量,打破学生对于两个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束缚,为下一部分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重量单位,大家猜一下多少个1克会是1千克呢?(小组讨论)
    师:你是怎么猜想出来的?
    师:满1000克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来表示。
    (在建立了千克和克的概念的基础上,直接提出问题,放手让小组讨论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在之前已经感受了10克的重量,称了几种物品的重量,例如数学课本重175克等,通过掂一掂、比一比,学生不难猜出1千克=1000克,教师再进行小结。)
    六.动手实践
    估计物品的重量,并自己动手检验估计的结果。
    (通过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七、解决问题
    1.李奶奶从市场买了许多东西,用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
    八、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与质疑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
    (通过小结,既巩固了学习成果,也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九、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十、思考
    课件出示:一头大象,如果用"克"或"千克"来表示这头大象的重量合适吗?如不合适那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



希望(克和千克)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哦,记得收藏本站。

关键字: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的评论

联系方式 | 收藏本站| 教案说课| 试卷课件| 作文大全| 好词好句| 优秀范文| 网站地图| 热门专题

Copyright © www.jiaoyu88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学语文试题,小学数学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高一英语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