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当前位置: 教育帮范文网教育教学家庭教育人才培养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 不能“拔苗助长”

人才培养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 不能“拔苗助长”

05-05 11:55:42 | http://www.jiaoyu880.com | 家庭教育 | 人气:313

人才培养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 不能“拔苗助长”,栏目:家庭教育网,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案例,幼儿家庭教育 ,http://www.jiaoyu880.com 。

  从古到今,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成大器,光宗耀祖;从古到今,做老师的都希望自己的弟子门生能干大事、安邦定国。拳拳之心,切切之望,代代相因,也就形成了教育工作者这一群体的共同认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善莫大焉,乐莫大焉。

  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大多有一个相同的经历,就是老师在命题作文的时候,都以“长大了干什么”这一问题做过题目,而老师认为写得好的作文,又多是出自那些口气大、志向高的学生之手。大概总不离要当什么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军事家、外交家之类。这一现象,无可厚非,“少年心事当拿云”,自古皆然。可有趣的是,大多数学生长大后,不但未能成为名列青史的这家那家,反而连自己当年作文中的理想也记不起来了,若一旦提起这些往事,大家也只是毫不在意地一笑了之。

  这如果只是个别现象,倒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恰恰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就有必要去思考一番了。

  我们的学生从接受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其知识能力的增长和人生志向的变化正好呈反向运动状态。随着学生学历的提高,他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成熟,可志向却从高远变得具体,从伟大变得普通。小学生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敢夸口自己是未来的栋梁,可大学生把找到一个理想的岗位,还看成是一种奢望。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仅仅解释为“小学生无知无畏,大学生谨慎务实”。我们还可以列举出一些与此有关的现象,如民间歌谣云:“中学内容小学生学,大学的内容中学生学,小学的内容大学生学。”又云:“小学生不如意找爹妈,中学生不如意离开家,大学生不如意就自杀。”这里虽然有些夸张,但还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们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之外,我们不切实际的教育观念起了重要作用。

  但许多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我们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缺乏准确定位。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者,应该指在各条战线工作劳动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也就是人民大众,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这些人可能没有什么辉煌业绩,没有什么轰动效应,他们平凡地生活着,辛勤地工作着,每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在此之列。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对这一状态总不甘心,总希望自己学校培养出的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风云人物。许多学校的口号是:“明天学校以你为荣。”学校橱窗展出的都是大有成就的学生照片,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在这种心态下,我们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风云人物的苗子,从小学起就教育他们要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这种“精英式”培养思路,引导我们的教育极力避免普通,脱离平凡,从小学生接受教育伊始,就把他们置于云端之中,后随着学生一步步接近尘世,他们的热情也在一点点减少,理想在一点点变色,少年时意气风发,到青年时已有些老气横秋了。因此,在大学里继续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难度比在小学里就大得多了。

  古人讲因材施教,就是要求实事求是。可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过于理想化,甚至导致了与现实脱节,与生活脱节。我们认为,教育的规律必须服从人的成长规律,我们开展的是平民化教育,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目标,是培养建设者、劳动者,对少年儿童就教他如何懂礼貌、讲卫生、尊敬父母、互助友爱,而不必刻意引导他们去培养鸿鹄之志。当他们有了一定的阅历,有了一定的眼光之后,才能因势利导地去帮助他们构建人生蓝图。拔苗焉能助长,这一古语,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活动,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希望人才培养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 不能“拔苗助长”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哦,记得收藏本站。

关键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网,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案例,幼儿家庭教育   

人才培养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 不能“拔苗助长”的评论

联系方式 | 收藏本站| 教案说课| 试卷课件| 作文大全| 好词好句| 优秀范文| 网站地图| 热门专题

Copyright © www.jiaoyu88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学语文试题,小学数学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高一英语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