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文艺作品陪伴童年,栏目:儿童科普网,儿童科普图片,儿童科普知识,儿童科普画 ,http://www.jiaoyu880.com 。
网络阅读 孙元伟画
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经常接到家长们这样的来信来电:“我的孩子沉迷于电视和网络,孩子还需要传统的阅读吗?我该给孩子读些什么?”“六一”节前,记者就“网络时代儿童阅读”的话题采访老作家金波时,他感慨万千。
童年阅读无可替代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儿童发展”条目中这样写道:“儿童时期的起始标志是语言能力。”金波说:“阅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就是思维,一个人的思维的发展、心智的成熟和情感的成长,都离不开以阅读为核心手段的语言活动。这是电视和网络等其他媒介永远无法取代的。”
中国作协儿童艺术委员会的李东华说:“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持,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科技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也要勇敢地坚守那些永恒不变的优秀传统。阅读———就是这样一个将长久伴随人类发展进程的活动。而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的阅读,将对他的心智、情感、个性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它是人生特定发展阶段的必需营养,错过了时期和阶段,就永远错过了。”
清华大学附小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有些东西童年失去了,一辈子都无法弥补。”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成人这样慨叹:“我为什么没有更早一点地读到《安徒生童话》,为什么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发现圣·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周益民说:“有文学经典伴随的童年阅读,会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使一个人的一生都相伴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学校教育应承担起责任
专家们认为,我们应该以积极的行动应对新的媒介的压力和挑战。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3个重要教育环节中,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能动作用。
金波说:“尽管国际上有4·23读书日,有各种各样的读书节,但那毕竟是一个号召性的、一过性的日子,我认为各个学校应该制定自己的日子和计划,各按所需,制定方法,把读书活动因地制宜、灵活生动地举办起来。”
周益民说:“当孩子们阅读《乌丢丢的奇遇》或《小王子》时,他们也许读得懂其中的故事情节,但其背后涉及到的友谊的价值、爱的准则、诺言的信守和许许多多丰富的社会内涵,就需要老师和他们共同去挖掘。我们希望在外界浮躁的时候,通过阅读让孩子们的心静下来,沉下来,由‘浅阅读’走向内涵丰厚的深入阅读,让孩子们的灵魂通过阅读高贵起来。”据他介绍,他们学校举办了“走近安徒生”、“走近蓓佳阿姨”和“寻找主人公”等活动,并把这一系列活动延伸到电视和网络媒介。
在各种现代传媒资讯发达的今天,他们这种“阅读—电视—网络”的信息传输渠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范本。
在孩子与经典间搭桥
作家高洪波说,在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所构成的科技世界中,孩子与书本的距离似乎愈来愈远。但《哈里·波特》的热销却让人们大跌眼镜,这说明不是儿童远离童书,而是童书远离儿童。反观我们的儿童图书市场,表面上热闹、繁荣,但出版的过度功利化导致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粗制滥造的读物,以孩子为本、关注孩子情感世界的图书太少了。
对此,金波呼吁建立常规性的,由作家、专家、教师、家长和出版家联合组成的权威荐书机构。让这样一个机构成为健康、良性地影响少儿图书市场的一股自觉能动力量,让盲目跟风炒作的少儿图书市场朝着一个更为理性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经典读物也要改变包装形式。出版家安武林说:“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读者也在逐渐成熟,好的图书还要有好的装帧设计,使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真正‘文质相称’。我们曾经引进过一些国外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可是因为装帧过于板正、老套,无法真正到达小读者的手中。儿童文学的出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装帧设计的‘文质彬彬’在这方面显得尤其重要。”
安武林说,他们准备逐步推出一系列的儿童文学经典赏析书系,通过浅显易懂而又内蕴丰富的赏析文学,给小读者和名著之间搭建顺畅的“引桥”和“抓手”,把出版图书和培育读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儿童文学的未来有一个薪火相传、世代迢递的连绵过程。
关键字:儿童科普,儿童科普网,儿童科普图片,儿童科普知识,儿童科普画